寻淮畔明珠色,做非遗传承人:外国语学院“三下乡”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团在行动

发布者:审核员发布时间:2024-07-19浏览次数:14


寻迹淮畔珠城美景,探寻非遗文化奥秘。为加深对蚌埠淮河流域的淮河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传承非遗文化,7月3日开始,蚌埠学院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团,前往蚌埠市冯嘴村、中华玉博园、蚌埠博物馆及涂山风景区开展为期一周的蚌埠非遗文化的实地探寻与学习。同时拍摄非遗外宣主题视频,向国内外友人讲述淮畔明珠,非遗故事。

尺八“小人”——演绎余家皮影:明月灯窗话古今,非遗故事用心听,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能舞百万兵。这就是摇曳在光影中的余家皮影戏。1893年,宿州人余井和将吉安皮影更名为府苑皮影并从事皮影戏表演,他被视为余家皮影戏的创始人,并传承发展至今。

  7月3日,实践团来到了蚌埠市博物馆,讲解员向实践团介绍了余家皮影戏的历史与表演方式。讲解员介绍到:“余家皮影戏从19世纪末发展至今,经历过创始与兴盛、时代的冲击,可以发展至今是十分珍贵的。在如今娱乐方式飞速发展的冲击下,民间皮影艺术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受众群体和表演平台,年轻人更是几乎鲜有人知晓。对于这样一种曾为广大民众喜爱的民间曲艺,蚌埠市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给予了充分关注、挖掘和保护,多方共同努力,留住民间文化记忆。”

最美“玉”见——蚌埠玉器文化:蚌埠玉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闪耀着“东方艺术”的光辉。1958年底,蚌埠市建起我省计划经济时代唯一一个玉雕厂,培养出一批能工巧匠和一代又一代玉雕艺人,蚌埠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玉器产品交易市场之一。

7月4日,实践团来到了中华玉博园,实地了解与学习蚌埠玉器文化。在中华玉博园,实践团遇到了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徐瑞瑞,他介绍到:“在我很小的时候,在老家时,便开始接触玉料。后面来到蚌埠,跟着师傅学习。大众对于玉器普遍比较喜爱。”接着,徐瑞瑞老师向实践团现场展示了玉器的加工过程。只见他拿着加工的仪器,在一块不足手指大小的玉器上研磨雕刻,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人便呈现在眼前。

探寻“东方芭蕾”——花鼓灯:花鼓灯,被周总理赞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花鼓灯是一种流行于淮河流域、以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花鼓灯在当代如何传承与发展,并与时代融合,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

7月5日,实践团来到了中国花鼓灯第一村——蚌埠冯嘴村,进行了实地探索与学习。在蚌埠冯嘴村,实践团看到了花鼓灯的发展历程、花鼓灯的表演技巧与细节。通过与当地工作人员交谈,实践团了解到花鼓灯由固定演出组织“灯班子”开展演出,主要由锣鼓队、演员、灯主组成。工作人员介绍道:“花鼓灯在当代如何更好的传承,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花鼓灯在当代与许多现代元素相融合,已经有原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花鼓灯感兴趣,愿意学习花鼓灯,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禹王宫:禹王宫,俗称禹王庙,又称涂山祠,位于大禹劈山导淮的涂山顶峰是祭祀大禹和古之神圣母、夏人之先妣“涂山氏女”之地,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年美誉。7月6日,实践团来到了涂山山顶的禹王宫,了解禹王宫的历史与文化。在当代,守好大禹治水精神至关重要,做到以人为本、因利势导、自强不息,弘扬大禹文化,传承大禹精神。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蚌埠地区非遗文化的珍贵之处与其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实践团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帮助国内外更多人了解淮河文化,爱上淮河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蚌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撰稿:魏文雅,王蕊;编辑:王刚;审核: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