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铸魂 学科协调育人---外国语学院举办线上线下系列教育培训活动

发布者:wyx发布时间:2021-03-23浏览次数:276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启航之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临后疫情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新格局。为更深入把握全局、应对变局、做好布局,外国语学院于3月20--21日借助外研社在线平台开展的“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培训活动。本次论坛规格高、内容全,辐射面、影响力强主要包括2个主旨报告参加8个专题论坛和3个专题活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领导和专家外语学科定位与发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做了主旨发言。

为加强学习与交流效果3月20日下午的培训在校内集中举行分为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两个会场。英语和翻译教研室教师主要参加一流本科专业与课程建设、新文科建设与学科融合发展、国家人才需求与教学创新等主题学习及论坛活动;公外第一和第二教研室教师主要参加课程育人与评价育人、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院校特色与课程创新等论坛

在外语类专业建设论坛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就高校外语教育的全球视野与国家使命,《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与高校英语类专业建设新内涵等开展系列主旨报告。在分析国内外形势与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三新”背景下的高校外语教育改革,如何抓好四项“新基建”,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贯彻《指南》,聚焦教育评价与教师素养,推动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从而夯实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之基,推进构建人类语言共同体。在大学英语类讲坛中,就《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与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发展新方向开展系列主旨报告。围绕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问题和推进路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如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设定与达成、任务与路径,教师课堂素养的培育,将多维对话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基础,精心挖掘外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努力打造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培训还涉及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挑战,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方面内容。如借助慕课平台、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一流课程,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推动外语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打造大学英语“金课”。培训结束,部分教研室随即进行了专题研讨与心得交流,其它教研室也将一周内开展相关交流活动。

院长赵生学进行培训总结,他指出,“课程思政”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也是对知识观和课程观的重构和再认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高校外语教师,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外语课程思政的意义,更应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发挥课程思政对外语课程的目标导向性、内容导向性以及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媒介性,展开系统的课程设计与建设,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希望全体参训教师能够借力于培训,凝聚“铸教”“铸人”“铸魂”三大发展共识,在两个百年交汇和开启新征程的历史节点,汇聚创新力量,展望前行。(撰稿:周骏;编审: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