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学业指导走出课堂 走进博物馆 实践中提升技能

发布者:wyx发布时间:2018-05-08浏览次数:87

 

语言与文化互为载体,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夯实语言基础,更要在实践中体验各种翻译方法,不断总结,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质量。

鉴于翻译专业特点和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且考虑到作为蚌埠学院这样一所地方性高校的大学生,应该为蚌埠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了拓展学业导师指导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外国语学院17翻译班的10名学生在学业导师卢洁的带领下,精心筹划了以“走出校门 追寻历史感受文化 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主题的蚌埠市博物馆系列行活动。该活动准备以实地参观、问卷调查、译语重建、与馆长对话、校馆共建等方式逐项展开,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文化英译的感知,也发挥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和传播中积极作用。

426日,蚌埠市博物馆第一行正式出发。上午两节课后,大家背上书包,骑上共享单车,感受着四月春的气息与温暖,带着几许兴奋与期待,来到了蚌埠市博物馆。同学们在博物馆内的恐龙化石前合影留念后,拾阶而上,步入“蚌埠历史文化古代部分”陈列馆,感受珠城古韵。从晨光破晓、文明肇始,到融通河淮,再到夷夏分合,大家在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古迹文物前驻足停留,认真观看,低声讨论。有的同学对黄河“夺淮入海”产生了兴趣,有的同学对“双墩”文化产生了兴趣,更多同学对历史介绍的英译文本产生了兴趣……。大家不是走马观花似的在各展馆走一遍,而是在参观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翻译专业,对展馆内的中英双语的标识牌、指示牌、历史展板等逐一拍照,留待回去后进一步分析讨论。

蚌埠博物馆首行结束后,师生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蚌埠市博物馆以蚌埠市发展和淮河文化为主题,特色鲜明,而且,博物馆造型优美、环境整洁、光线清透、展品丰富,文化气息浓厚。但同时,大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作为地方文化对内对外的传播窗口,蚌埠市博物馆英译文存在着很多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

蚌埠市博物馆主要有五大展区,分别是:蚌埠古代历史文明陈列、蚌埠近代历史文化陈列、蚌埠现代历史文化陈列、淮河历史文化陈列和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十位同学自愿组队为五组,每组以一个主题展厅为主,自由开展蚌埠市博物馆系列行之第二行,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基础上,以图片、文字的形式进行各组交流汇报,然后汇总问题,与博物馆方面进行沟通,共同寻求解决方法。(撰稿:徐善文 帅子龙;审核:黄灿 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