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从“‘一带一路’育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公开课示范
发布时间: 2023-05-11 浏览次数: 10

为了切实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外国语学院公外第二教研室于5月10日上午在教学楼B316教室组织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公开示范观摩课活动。

党员教师吴沛瑾主讲了本次示范课。她以第五单元课后文化翻译篇章The Belt and Road 为主题,课程开始以“蚕”的相关成语和经典诗句为导入问题,成语、诗句翻译方法学习为切入点,引出The Silk Road 以及The Belt and Road 的主题,结合学生的主题汇报展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以及现代“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伟大成就。吴沛瑾以翻译教学的手段和功效,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帮助学生掌握一带一路热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公外第二教研室就本次公开课组织了教学研讨活动,听课教师给予了此次公开课高度评价。大家认为这次公开课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气氛热烈,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自然流畅,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专业教育效果,同时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本次示范课程思政特色和亮点突出:首先示范课针对学生在文化翻译练习中遇到的技巧难题、缺少相应的中西文化内涵知识的实际学情,在翻译课程教学中加入了翻转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对语言、文化进行自主对比,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示范课探索把宏观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对比意识,融入微观的语言技能训练中,有效地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各方面的差异,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本次示范课,公外二教研室立足学生跨文化基础储备的不足,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提升文化自信紧密结合,党员教师调研探索、精心准备,同行观摩交流,体现了学院以生为本,针对学情开展同课异构的不懈探索,是对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推动,是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三全育人”试点的重要环节。(撰稿:吴沛瑾;编辑:王刚;审核: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