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积极探索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一堂从“《长月烬明》与蚌埠的梦幻联动”谈创新与发展的公开课
发布时间: 2023-05-01 浏览次数: 10

4月25日,外国语学院公外第二教研室肖佳老师在B123教室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卢洁、外国语学院质量监控小组成员、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公开课听评活动。

本次公开课教授内容为第三单元“Being entrepreneurial (企业家精神),授课教师以任务教学法为基础,设计了课前和课中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课前讨论到课堂中的PPT展示,让学生了解一些优秀企业家的创业经历,结合Section A课文主题引出“什么是企业家精神?”。通过观看乔布斯关于“创业”话题的受访片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idea”,与文章主题的“The visi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 不谋而合,从而引出企业家精神的首要内涵是拥有梦想(愿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六位中外成功的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引导学生发现创新思维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授课教师把课文主题和当下社会热点巧妙结合,通过课程学习内化思政元素,既保证学生获得了语言技能,又实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公开观摩课后,公外第二教研室主任汪静老师组织听课教师进行专题研讨,探讨如何使课程思政“如盐入水、有味无痕”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入脑、入心”;如何聚焦教学单元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凝练课程思政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思政融入和主题升华。   

听课教师认真研讨,挖掘出肖佳老师公开课三个课程思政亮点:一是授课教师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淄博烧烤火出圈”与“电视剧《长月烬明》与蚌埠的梦幻联动”,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所反映的创新点——以品牌意识营销城市。二是以李彦宏的采访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企业家精神的内涵:风险承担能力和冒险精神。最后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企业家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深化理解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关键内涵:第一,爱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第二,勇于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三,诚信守法,“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公外第二教研室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并在教师们心中形成了共识——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把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每堂课中,让教学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强大思政功效。今后,公外第二教研室将继续探索思政教育与英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努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切实承担起育时代新人的时代重任,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撰稿:肖佳;编辑:王刚;: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