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地方文化、强化专业素质
发布时间: 2022-06-24 浏览次数: 10

6月21日清晨,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带你看涂山”专业提升调研小分队在赵丽莉老师的带领下,迎着朝阳再次向涂山进发。小分队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黄山景区英文标牌翻译的规范性调查》为基础,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在涂山开展学业提升调研已连续开展两年。去年,小分队初登涂山了解景区文化,今年再赴涂山,继续收集和整理涂山景区的中英文旅游标牌,试解决涂山景区旅游标牌的中英文翻译规范问题,在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专业的语言服务的过程中强化专业素质提升。


涂山景区位于蚌埠市禹会区,距市区仅5公里,距怀远县城1公里,既有禹王宫、朝禹路、望夫石、台桑石等地方景观,又有禹会诸侯、娶涂山氏女,三过家门、望夫成石等历史文化资料。自2006年起,涂山大禹传说和涂山禹王庙会就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文化宣传和文化展示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热点。最近,经过多次规划和重建的涂山景区成为新的打卡圣地,吸引了一大批来涂山看日出的年轻人。

重建后的涂山景区保留了地方特色,昔日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朝禹路下段建成了盘山公路,可通车辆,路中间涂有红黄蓝三条彩虹线,上半段铺成长约900多米的石阶路。同时,又增添了文化宣传的新特色,重要景点介绍均配上了英文标牌。

本次社会实践以调查这些景区英文标牌的规范性为主要任务。同学们提前分组认领了任务,认真拍摄和记录着沿途中遇到的所有中英文公示牌和标牌,对其中有疑问的部分内容提出各自的看法。山顶的禹王宫经过精心的修缮,刚刚开放,是此次调研活动的重点。去年来时,还在闭门施工,这次终于一睹真容,特别是见到了传说中的千年银杏树,同学们十分激动,但景区的中英文标牌存在的不规范也让大家对此行的意义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意识。

赵丽莉老师指导大家用所学专业就调查中发现的景区英文标牌的格式正确、用词精准、语法规范等发现的问题给出解答,同时引导大家要对文化负载词有深入的理解,给出合适的译文,才能真正对景区的宣传和地方文化流传起到积极作用。


傍晚,师生们在挥汗如雨中完成了这次实地调研,下一步将对收集到的标牌翻译问题整理和分析,撰写成学术论文,并形成咨政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像一次精彩的英汉翻译的现场教学,师生们把书本上学到的翻译理论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走出校园和课堂,通过亲身体验,当代大学生更能正确理解和看待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刻领悟在党的领导和人民奋斗下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争取早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撰稿:赵丽莉;编审: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