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师在华东外语论坛分享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创新实践

发布者:审核员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11月1日,在厦门集美大学召开的第十九届华东外语论坛上,外国语学院徐善文老师应邀以《AI赋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为题作分论坛发言,分享了她在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数智化”办学定位引领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成效,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关注。

徐善文的实践以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用分离等突出问题,构建了师生机环四元协同的智慧教学范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施路径。

根植地方,将思政课堂融入社会实践。积极推动课程内容与地方特色结合,将区域文化资源系统引入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地方特色产品跨境营销项目,实现了从课堂知识到市场实践、从语言学习到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转化,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聚焦应用,以三方协同深化育人内涵。在教学实践中,联合校内专业课教师与地方行业专家,共同开发了多个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的嵌入式思政案例。通过模拟国际谈判、产品海外发布等实战场景,有效培养了学生在专业语境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本土产业创新的能力。

数智赋能,以AI技术提升育人实效。大学英语课程实践创新应用AI语伴与虚拟仿真智能体,创设高仿真跨文化交流情境,对学生语言表达与价值导向进行实时分析与引导。这一数智化教学方法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跨文化应用能力,更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思政育人过程的精准化与个性化。

实践表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创新实践系列举措取得了扎实的育人成效。学生以地方文化、地方产业为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诸多奖项,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课程基于地方特色的智慧教学模式已产生积极的校内辐射效应,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范例。(撰稿:徐善文;编辑:王刚;审核:夏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