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10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公外第二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在F1115会议室开展 “一人一课一特色” 专题教研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汪静主持。本次活动聚焦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册第3单元 “旅行与文化交流” 主题,围绕课程设计、教学特色提炼、课程思政融入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教师们分享教学“绝活”、交流育人心得,共同探索“同课异构”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多元融入。
活动特邀本教研室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省赛一等奖孙凤娟老师和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吴沛瑾老师作主旨发言。孙凤娟老师以 “学生主体+价值提升”为思路,课前安排学生制作中国名胜古迹短视频并课堂展示,激发爱国情怀;课中通过提问、视频观看、主题讨论深化学生对旅游目的的思考,结合“我的旅行故事”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从“休闲娱乐”向“文化自信、青年担当”的认知升级,总结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是文化交流互鉴重要渠道” 的论述,将主题提升至国家与国际层面。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我”到“大我”的提升,从看风景到长见识,从悟文化到担责任,从个人行走到文化传播。最终让学生深刻理解旅行的终极目的,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同时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更有价值和贡献的人。
吴沛瑾老师分享英语课“微思政”的做法:每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用英语播报近一周中国新闻。内容来自China Daily等权威平台,主题聚焦国家重要会议、科技突破、乡村振兴、绿色环保等正面议题。学生自主查阅热词官方英译,提炼数据与金句。学生向班级同学用PPT讲解新闻并做出自己对热点事件的思考,形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闭环。自实践以来,学生累计完成新闻播报超过百余条,涵盖国产航空科技最新发展、国内AI最新研究成果、山东非遗保护等热点。很多同学认为通过做新闻展示,“更懂国家成就”、“说英语更有底气”。小小新闻角,把思政之“盐”溶进语言之“汤”,让家国情怀在“舌尖”上生根。
自由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每人分享了自己的“一人一课一特色”。朱玲玲老师注重“学情激活+家国情怀”;周海云老师创新“课程思政+学科专业”;朱锋老师强调“时政热点+学以致用”;陈玮老师紧扣“时代主题+实践转化”;肖佳老师围绕“文化认同 +责任意识”......本次专题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实现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与教学思路的碰撞,为后续优化教学、提升课堂育人实效提供有力参考。公外第二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聚焦课程思政建设,定期开展专题教研,推动教师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水平,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撰稿:汪静;编辑:王刚;审核:夏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