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同学们为社会责任和奉献意识,共建美好蚌埠,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19年3月至7月,走进龙之湖区残疾人联合会,对残障人士开展订单式帮扶。
为盲人爷爷制作回忆录:3月16日,学院青年志愿者们拜访了盲人爷爷李金玉,并根据李爷爷的口述为他的生平编写回忆录。都说盲人的世界里没有色彩,但在与李爷爷的谈话中,志愿者们颠覆了这个认知,盲人的世界也可以多姿多彩。李爷爷口述了许多他生命中平凡且美好的瞬间,给与他温暖和帮助的过客,及那些简单而温暖的感动。他们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到回忆录中。从李爷爷的讲述中,志愿者们看到他虽为残障人士,心中却充满阳光和对社会的感激。他常说,“党的政策好,眷顾我们这些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
开展“全国助残日”志愿活动:5月17日,学院青年志愿者们再次走进蚌埠市龙子湖区残联,对残疾家庭开展帮扶。当天下午,志愿者们共走进了五户残疾人家庭开展了“一助一送温暖”活动,并且给每户人家带去了食用油、面条等生活用品。残疾人士承受着比平常人更多的苦难与艰辛,志愿者们身体力行,旨在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注,为社会弱势群体带去了更多的温暖。
举办“情暖端午”志愿活动:6月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们联合残联来到秀水社区,开展“爱心包粽子”活动。浓浓的节日气息吸引了社区其他老人的加入。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与他们谈及了端午节的来历、节日习俗的变迁。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间的情感,为残疾人家庭送去了满满的温暖和关爱;也让志愿者们接受了浓浓爱国情感的熏陶。
开展定期志愿帮助活动:每周六,外国语学院青协组织志愿者来到龙子湖区残联,分两组开展志愿服务。一组来到盲人爷爷李金玉家里,开展订单式帮扶,例如,陪他聊天写回忆录,处理生活琐事;另一组到化叔叔家帮他女儿辅导功课。志愿者们做的事情虽小,意义重大。
外国语学院志愿者的持续付出,不仅为残障人士送去了关爱和温暖,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蚌埠日报》多次表彰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的温暖事迹。6月5日上午,龙子湖区残联代表来到蚌埠学院,特意为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送来贺信,并表彰了杨容和马灿两名同学的突出事迹。
杨容说,残障人士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困难,但是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对他们应该有着同样尊重。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让每一名残障人士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撰稿:王秀梅;审核:赵睿)